山东烟台市规模最大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年底投用
记者从排水部门获悉,烟台规模最大的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用。
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
10 日上午,记者来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地下 12 米 处,密密麻麻的钢筋林立着,远处塔吊、混凝土浇灌车轰鸣。
据排水处负责人介绍,套子湾污水处理厂 1998 年建成运行,总处理能力为 25 万吨 / 日,出水水质达到一级 B 排放标准。随着服务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套子湾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状态。
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土石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桩基础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后,处理能力为 15 万吨 / 日,将大大缓解污水处理压力,工程建设完工后,套子湾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将达到 35 万吨 / 日。
污水处理更加彻底
记者了解到,二期工程采取代建的方式, 2013 年 7 月 26 日 开工建设。 "地下 12 米 是污水处理车间,地上 4 米 ,除了绿化景观,还有化验室、配电室、鼓风机房。"套子湾污水处理厂副厂长曲立民告诉记者,二期工程的工艺流程非常先进。
记者在示意图上看到,污水通过管道进入车间后,先后通过粗格栅、沉砂池、细格栅、除尘池、生物池、膜池,大约经过 23 小时的处理,整个处理工艺全程在地下车间完成,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
曲立民说,"二期工程的处理设施比较集中,更易于自动化处理,工人们只需巡检设备、维修保养。"这样一来,工艺流程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比传统缩短 25% 以上。
"自 2011 年,市城管局及市直相关部门针对二期工程建设方案和建设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考察,并组织国内知名行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曲立民说,在二期工程中,采用 MBR 专利技术,生物脱氧除磷原理与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相结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脱氧除磷效率高,去除率 80% 以上,污水处理更加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