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沈阳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在参加铁西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表示, 2015 年,沈阳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成果显著。沈阳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做好今年的工作,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市场驱动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 2016 年的工作安排合理、具体,既有创新性、突破性,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赵长义表示,沈阳市要抓住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重要战略、沈阳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机遇,探索国企改革新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力;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启动空轨建设,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垃圾、污水处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更加关注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工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沈阳市人大代表、中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说,沈阳要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同时,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市场驱动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通道。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沈阳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是调整转型,这更需要改革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2015 年,沈阳市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质量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沈阳市人大代表隋莉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淘汰和压缩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实施沈阳 " 中国制造 2025" 方案和制造业智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优势企业倍增计划,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提高了 2.4 个百分点,沈鼓、特变电工等骨干企业高端产品产值占比达 60% 以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装备、生物制药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 50 个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新兴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机器人产业业务收入增长高达 30% 。
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创新政府管理体制,通过重新梳理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削减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沈阳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王罡建议,沈阳市要进一步降低企业门槛、放宽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国家要求,切实降低企业非生产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特别要激发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小企业在沈阳遍地开花,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汩汩源泉。
" 国企改革必须探索实现市场化方向的新模式。 " 市政协委员、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国企改革是沈阳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绕不过的一道关卡,改革要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国资改革推动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相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切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